期刊封面

从“通道问答”看大国大党的开放自信
以开放姿态回应外界关切,也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式民主的独特魅力。何谓“民主”?过去很长时间,解释权似乎都被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垄断。中国式民主提供了另一种打开方式,政治平台上国是与民生的密切互动无疑是其具象化的体现。群众的疑问想法,都能够获得发声表达的权利;一旦摆上议事日程,基本都能很快达成共识、形成具体举措。透过这些有血有肉的细节可以看出,我们的民主从一开始就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,能够最大限度凝聚民心民力,积蓄推动发展的正能量,是真正管用高效、实实在在的制度。
如今,聚光灯下的“通道问答”已成为重要大会的标配。从全国性会议到地方性活动,从领导干部到基层代表,从经济增长预期、中小企业发展、乡村振兴战略等国家大计,到房价、“双减”、减税等民生焦点,通道上的一问一答越来越有看头。不“打太极”、不绕弯子、不避矛盾,满满的“干货输出”,为大众释疑解惑,提供了真实稳定的心理预期,也赢得社会对未来工作开展的理解与支持。
这样的稳健心态从何而来?过去十年,中国发展交出彪炳史册的时代答卷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千年梦想照进现实,国家经济实力、科技实力、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;另一方面,这种发展是在一个高度开放的环境下实现的,“中国之治”与“西方之乱”形成鲜明对比。我们深切体会到,中国有不足之处,更有特色优势。这种日渐成熟的国民心态,正在更大层面坚定中国人民的发展自信。
北京日报客户端 | 评论员 崔文佳
是否出现外资撤离现象?新疆近些年有哪些变化?风险高、强度大的儿童重症医学如何发展?在党的二十大“党代表通道”采访活动中,面对中外记者的密集提问,党代表们直言不讳、娓娓道来,互动氛围十分热烈。
“凡上下之情,通则治,不通则不治”。现代政府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要及时回应民众的期盼和关切。随着我们党、我们国家的进一步发展,各类互动“通道”还将不断延伸,“成绩讲透彻,问题讲明白”,必将积蓄起协力奋进的更强力量。
分外吸睛的“通道问答”,又何尝不是中国政治的一大看点?短短几年间,一条记者打捞新闻信息的百米通道,升级为一个正式信息发布长廊;一些党员干部回避镜头的紧张谨慎,变成了回应关切的主动真诚;限时限量的记者提问,拓展为微信、短信等多渠道常态化沟通……种种变化折射出大国大党的自信从容、实事求是,有接受审视的底气,有承认不足的勇气,也有解决问题的诚意。
文章来源:《新疆医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xjyx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017/2589.html